近日,曾被业内人士预测其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万亿的预制菜赛道,又迎来了多位新玩家。伴随着预制菜的火热,千军万马都开始杀入这一赛道,试图分上一杯羹。目前,“万企都做预制菜、万物皆可预制化”的论调,更是不绝于耳。牛蛙近年来其发展势头也颇为亮眼,其预制菜能否突围而出?
1、多家企业试水牛蛙预制菜
目前来看,牛蛙预制菜的市场表现尚无法与小龙虾、酸菜鱼等热门水产预制菜单品匹敌,但在市场端,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企业推出了牛蛙预制菜,进行了牛蛙预制菜的探索。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我们不难看到青花椒牛蛙、辣卤牛蛙、香辣牛蛙、麻辣牛蛙、紫苏牛蛙、水煮牛蛙等口味多元、烹饪手法多样的牛蛙预制菜产品,满足了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饮食喜好。
麻六记推出了馋嘴牛蛙;中洋鱼天下在京东旗舰店内上架了四去免洗牛蛙和半成品预制菜青花椒牛蛙;河南永达食业集团推出了牛蛙鸡等预制菜新品;品珍科技旗下品牌御鲜峰,则推出了香辣牛蛙和紫苏牛蛙;舌尖英雄的京东官方旗舰店内也上架了水煮牛蛙;美团买菜则有大湖冷冻酸辣跳跳蛙和象大厨仔姜馋嘴牛蛙……
2、进军预制菜市场,牛蛙的优势何在
在预制菜洞察看来,牛蛙具备一定的消费基础,不需要投入额外的市场教育成本,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在预制菜上确实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与小龙虾一样,牛蛙也属于外来物种,但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牛蛙早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据了解,此前曾有业内人士估算,牛蛙餐饮整体市场规模已达600-800亿。
预制菜洞察注意到,牛蛙与其他食材的搭配性强,既适合川辣、烧烤等主流菜肴的味型,亦可与鱼头、鸡肉、虾、蟹等多种食材搭配、烹调方式多样,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主打牛蛙的餐厅,伴随着牛蛙赛道的火热,消费者对牛蛙的消费热情也水涨船高。其中,90后是目前牛蛙消费的主力军。
牛蛙自国外引进中国以来,就凭借其嫩滑鲜美、爽口弹牙的独特口感,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一方面,牛蛙的独特口感,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胃;另一方面,疫情爆发之后,国人的健康意识得到提升,消费者的健康诉求更在不断升级,而牛蛙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热量,口感鲜嫩、做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疫情爆发之初,牛蛙曾因卷入“野味风波”而备受关注,“牛蛙不能吃了”话题更是登上微博热搜,好在后面牛蛙解除了野味危机。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将牛蛙划入“水产新品种”名录,按水生物种管理,不列入禁食名录。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牛蛙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部分牛蛙品牌也开始自建牛蛙养殖基地,从源头把控产品。以蛙小侠为例,不仅建立了牛蛙养殖基地,还与广西大学的知名教授开展合作,通过规范养殖技术、生态污水处理、食品安全管控来打造创新型牛蛙生态养殖链条。
3、牛蛙预制菜要成为热门单品,仍有多个行业痛点待解
总体来看,牛蛙预制菜存在一定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还有诸多行业痛点待解决。目前,预制菜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在生产加工环节中难以做到严格监管,存在食安隐忧。口味复原度和食品安全是制约预制菜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牛蛙预制菜而言,这两大问题更是突出。
当下,牛蛙养殖呈现出分散、小规模的特征,高密度的养殖模式颇为常见,而高密度养殖易发生尾水污染。为了提高存活率,牛蛙养殖户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多家牛蛙品牌被曝“使用抗生素超标”,牛蛙药物残留问题引发了舆论关注,这也让不少消费者对牛蛙预制菜心生顾虑。
此外,牛蛙因肉质鲜美、爽口弹牙受到消费者追捧,但是预制菜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难免牺牲掉一定的口感,其口感要接近店内烹制的牛蛙菜肴难度不小,消费者是否愿意买账也是未知之数。
总体而言,牛蛙预制菜市场虽然越来越热闹了,但离成为真正的预制菜热门单品,尚存在一定距离。牛蛙要成为热门单品,既面临机遇亦要面对挑战,毕竟养殖端尚存在不少问题。上游养殖户能否严守养殖标准,牛蛙餐饮企业能否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口味复原度,都将影响着牛蛙预制菜的长远发展。